沟通第一定律:4类对话定律
人类的沟通,看上去千变万化,其实都可以归类为4类对话:分享、娱乐、销售、解决问题。
这4类对话简介如下:
· 分享式对话:分享彼此的观念、经历、情感、知识、信息
· 娱乐式对话:创造和享受乐趣
· 销售式对话:说服他人
· 解决问题式对话: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沟通
分享式对话,重点在于分享彼此的观念、经历、情感、知识、信息。举个例子,女朋友逛街之后回家:
女:你知道吗,有件衣服很喜欢,看了好几次,就等着打折的时候入手。可是今天去就没了,郁闷死了。
男:是吗?亲爱的,那件衣服是什么样子啊,为什么你这么喜欢?
女:黑色的连衣裙,穿上去挺合身的,而且V领正好配上次买的项链。
男:上周你也是穿的黑色连衣裙,看上去给人感觉很沉静很有气质。这件衣服穿上去,和上周那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?
女生是在向男生分享她的感觉、经历,然后男生也回应,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,鼓励她分享更多。
娱乐式对话,重点在于创造和享受乐趣。
销售式对话,重点在于说服他人。举个例子,我认识一对夫妇,他们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:
太太:刚才我到AAA家去了,他们小区很漂亮,每个房间采光都很好,而且小孩可以对口进入BBB学校,幼儿园也就在小区里面……
老公:你想说什么就直说
太太:你是不是可以换一份工作啊,多赚点钱我们就可以换房了,这样将来小孩读书也方便
老公:Blablalblab…
太太: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啊,你看CCC、DDD……
解决问题式对话,顾名思义,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沟通。例如:
太太:我们厨房漏水了,物业的电话你有吗?
老公:等等,我查一下
对话分析的3个视角
4类对话定律一个基本的应用,是帮助我们分析日常的对话,判断形势,从而作出高质量的决策(例如如何响应具体的对话、如何评估整体的沟通质量和关系质量)。
要做好对话分析,你需要掌握3个基本的视角:
- 对话动机
- 对话手段
- 对话效果
动机视角:高情商领导的动机结构
从动机视角来看,低情商的领导者,沟通的核心动机,在于「销售和解决问题」,带有强烈的目的性。
而高情商的领导者,最高频的对话动机,在于「分享」,例如了解他人的情况、想法、交流自己的动态。然后是「娱乐和解决问题」。在沟通场景中,他们较少以「销售」作为核心动机。
从动机视角来看,4类对话又可以归纳为两类:
- 过程价值导向:分享式对话、娱乐式对话
- 结果价值导向:分享式对话、销售式对话、解决问题式对话
注意分享式对话,是跨越两个类别的,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
所谓过程价值导向,就是做这件事情,想要过程中获得价值。
例如娱乐,就像打游戏,我们的核心乐趣,在于一关关突破、技能提升与解决挑战这个过程,而不是最后的通关结果。如果一个游戏上来你就level 5000可以一拳打死大boss,估计反而会索然无味了。
在这时候人的心态,是活在当下的,轻松的心态去感受、体验和交流。
反过来,结果价值导向,就是从结果中获取价值。
例如厨房漏水了,大家沟通的目的不是过程多有趣,而是赶快把这件事情搞定,沟通成本越低越好。
这时候的心态,是具有目的性、任务导向的,相对紧张的心态去搞定事情。
低情商领导者,聚焦点往往就是快速看到结果,对话动机因此高度集中在「结果价值导向」的沟通中(也就是销售和解决问题)。
而高情商领导者,深刻理解过程价值的重要性,对话动机会实现过程价值和结果价值的平衡、协同。
对话意图匹配原则
要让沟通顺畅,有一个基本的原则:对话意图匹配原则。
在对话中回应对方的时候,让你的意图匹配对方的意图。
对方过程价值导向,要想分享娱乐,你就分享娱乐;对方结果价值导向,想要解决问题快速搞定,你就效率导向。
例如这段对话:
女儿:妈,我们换语文老师了
母亲:是吗,新老师怎么样啊
女儿:很帅哈哈哈,看着都开心,要数学都换成语文就好啦
母亲:哦,怎么个帅法呢
女儿:blablablabla…..
女儿的意图是想过程价值导向,想要分享交流。妈妈也就顺着问下去,这样形成了意图匹配。
如果妈妈换成结果价值导向的意图,可能就是这样:
女儿:妈,我们换语文老师了
母亲:是吗,新老师怎么样啊
女儿:很帅哈哈哈,看着都开心,要数学都换成语文就好啦
母亲:都快中考了你还有心情看老师。上次试卷的错都改完了吗,赶快做作业好好学习。
女儿:…..
在这种情况下,女儿的过程价值驱动的动机,和妈妈结果价值驱动的动机,就产生了沟通动机的冲突,话题难以顺畅进行了。
对话意图分析表
如何进行对话意图分析呢?
可以从对话意图分析表入手。表格的基本结构如下:
对话者A | 对话者B | |
---|---|---|
对话者 | ||
意图概述 | ||
过程 vs 结果 | ||
分享意图 | ||
娱乐意图 | ||
销售意图 | ||
解决问题意图 | ||
未知/模糊->澄清 | ||
沟通效果 |
用这张表,来分析前面母女对话的第一个案例。
对话者A | 对话者B | |
---|---|---|
对话者 | 女儿 | 母亲 |
意图概述 | ||
过程 vs 结果 | 过程价值驱动 | 过程价值驱动 |
分享意图 | 新老师好帅我开心 | 了解女儿的想法 |
娱乐意图 | ||
销售意图 | ||
解决问题意图 | ||
未知/模糊->澄清 | ||
沟通效果 | 顺畅 |
然后再来分析母女对话的第二个案例。
对话者A | 对话者B | |
---|---|---|
对话者 | ||
意图概述 | ||
过程 vs 结果 | 过程价值驱动 | 结果价值驱动 |
分享意图 | 新老师好帅我开心 | |
娱乐意图 | ||
销售意图 | 要好好学习赶快做作业 | |
解决问题意图 | ||
未知/模糊->澄清 | ||
回应策略 | ||
沟通效果 | 不畅 |
这样,运用对话意图匹配表,我们就建立了一种系统化的策略,进行意图分析。
手段视角:4类对话的依赖逻辑
前面我们谈到了对话动机。
即使我们有特定的对话动机,为了高效达成目的,在对话手段的选择上,也未必是直奔主题。
例如我们的动机是「销售」,是不是就直接用销售式对话,作为手段呢?
在保时捷的培训教材中有一句话「最好的保时捷销售,就是保时捷汽车」。让客户试驾体验,可能就是很好的销售方式。
在这种情况下,其实是用「分享式交流」、体验式营销来实现了关键的销售意图。如果直接用销售对话为主去卖车,恐怕反而难以如愿。
再比如高效解决问题,需要分享式对话来完成充分的信息交流。
概要的说,从手段视角,4类对话有如下的依赖逻辑。
分享式对话,是所有其它对话的基础。毕竟各种对话,都离不开信息、情绪等的交流。
销售和解决问题式对话,则是要依赖于分享、娱乐,以及彼此作为手段。例如高效销售的一个基本策略,是讲故事,这跟分享、娱乐式对话密切相关。而销售对话的推进,又常常建立在解决问题对话基础上。
这里要强调的是娱乐式对话的基础性、重要性。
在高情商环境中,有高度的情绪价值。这种情绪价值,很大程度由娱乐式对话来提供。
而且这样的环境中,往往解决问题也变得娱乐化了,更类似于游戏,有乐趣、氛围轻松愉悦。而传统的工作环境和沟通,解决问题式对话通常是带有大量负面情绪、让人不安和紧张。前者不仅仅更容易解决问题,而且也更容易让人投入。
高情商领导者,具备4种对话的全面能力,因此也就能为自己的动机,选择合适的手段,达成最终效果。
而低情商领导者,在分享、娱乐式对话能力上有重大缺失,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销售、解决问题对话上难以达成高质量。
效果视角:4类对话的核心质量标准
4类对话,各有一个核心质量标准:
• 分享式对话:亲密
• 娱乐式对话:愉悦
• 销售式对话:倒追
• 解决问题式对话:治本
顶尖的高情商领导者, 能够实现4类对话的高质量。
效果视角:沟通质量矩阵
动机影响手段,手段影响效果。
高情商的领导者,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动机。例如想要销售,可以选择分享、销售等对话手段,最终达成高效的销售效果。
然而低情商领导者,就往往是有那个动机,也难以见效。
最终从宏观上看,不同水平的领导者,会落到沟通质量矩阵的不同区域。
那么到底什么是沟通质量矩阵呢?
从过程价值导向和结果价值导向这两个维度,我们产生了沟通质量矩阵。
1)高过程价值-高结果价值
高质量的长期关系,在沟通上体现在右上的双高象限。
- 高过程价值:双方平时有很好的分享和娱乐,彼此深入了解、亲密度高、共同创造乐趣、气氛轻松愉快,有情感链接
- 高结果价值:遇到问题可以求同存异、齐心协力的解决,对对方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强
当我们能够活在当下享受过程的时候,我们是幸福快乐的;当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影响他人达成目标的时候,我们是成功的。
所以这一象限,称之为幸福成功象限。
2)高过程价值-低结果价值
在左上角(短暂和谐),看上去好像交流愉快,但是却难以有效的解决问题和施加影响,因此问题堆积起来,最终导致长期难以为继。这就像在家庭中,父母一味放纵子女的想法,要什么给什么,看上去开心,但是忽略子女责任的承担和能力培养,最后各种问题大爆发。
再比如有些销售,一味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,看上去跟客户关系愉快,其实不能没法搞定关键问题,也没法影响客户决策,那也就难以有好的结果。
3)低过程价值-高结果价值
在右下角,效率机器象限,可以高效的解决问题,影响对方;但是日常的娱乐和分享交流质量低。
4)低过程价值-低结果价值
最糟糕的是左下象限,在这里,没什么像样的分享和娱乐,也不能有效的协同解决问题、影响对方。那就是步履维艰了。
领导者的迷思:效率机器型沟通
大多数领导者,本能的反应就是,最好是在效率机器象限。没啥分享和娱乐这样的事情,有问题就高效解决问题,要影响人就直接销售。
然而,通过本章前面的部分,估计各位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思想的错误之处。
越是复杂的问题,越是要影响人,往往就不是直接的解决问题式对话和销售式对话能搞定的,底层的分享、娱乐至关重要。
喜欢强行解决问题和销售的领导者,往往认为自己是在效率机器象限(高结果价值-低过程价值),但现实是通常他们都在双低象限。
要成为高情商领导,从沟通质量矩阵的角度,就要打造出高过程价值-高结果价值的沟通。
沟通质量矩阵的价值:沟通与关系质量分析
沟通质量矩阵最重要的用途,是它提供了从宏观层面,分析判断沟通、关系质量的评估模型,并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。
你和他人的沟通落在什么象限,直观、有力的阐述了你们的关系状况。
我在做恋爱情商教育的时候,经常有关系面临危机、急于挽回的学员说:「关系一直还挺好的,怎么突然间就出问题了呢?」
我问他们:「你怎么判断关系一直挺好的呢?」
通常的回答是诸如:「没出什么问题啊」、「一直有沟通啊」。
让他们用沟通质量矩阵去分析,他们普遍发现,其实沟通早就出现问题了,例如分享质量越来越低。没有「突然的破裂」,只是缺乏洞察力,看到关系变化的过程。
把握了整体的沟通、关系质量,也就让我们可以即时的进行调整,明确行动方向。